正规下注平台

当前位置: 学校首页 / 正文

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来我校调研

2023-03-07 来源:

3月3日上午,我校在图书馆505会议室举办中国外文局翻译院来校调研座谈会。中国外文局翻译院党总支书记王继雨、副院长李伟勇,重庆市政府外事办公室二级巡视员马勇,重庆市外事翻译中心副主任李佳颖,字水中学党委书记王毅,我校党委书记邹渝、副校长祝朝伟,副校长王仁强等领导出席会议。会议由祝朝伟主持。

会议现场

邹渝对中国外文局翻译院的来校调研表示热烈欢迎,并介绍了我校73年的办学历史和成果。他介绍到,川外具有军大的红色基因,积极服务国家的“一带一路”等战略发展需要,以“语言+专业”复合型人才为导向,学科建设实现了跨越式发展。学校紧密结合国家和社会发展需要,着力培养“外语+专业”的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积极应对同质化竞争危机;加强与地方企业的人才培养合作,尽可能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他希望此次调研中,中国外文局翻译院能加强对我校人才培养与办学的指导,不断提升我校的社会服务贡献率,为培养国家急需的高水平涉外人才贡献力量。

邹渝致辞

我校教务处处长刘玉梅、翻译学院院长李金树、西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刘忠政、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罗文青、招生就业处处长申安桂相继作交流发言,分别汇报了我校通过“四位一体”推进“三进”工作,以及应对“供不应求”的初高中定向小语种人才培养建议。他们在汇报中表示,培养翻译人才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报告明确提出的提升国际传播能力、推动西部开放高地战略布局实现的要求。川外具有多语种教学科研平台等良好条件优势,在高端翻译人才培养上具有光明的前景。

学校中干交流发言

在会议的自由交流环节,李佳颖表示,川外是国内关键语种培养基地,并就学校翻译人才建设提出建议:一是形成人才的比较优势,二是产生有辨识度的项目示范引领,三是提升国际传播影响力。李伟勇提出,要促进高等教育与基础教育合作办学的衔接,开设教改小语种实验班,培养高端文化交流人才,并利用学校多语种优势,打造高端人才链式发展基地。王毅提出了在中学开设小语种的选修课的建议,希望得到川外的资源支持,开启外语人才的“一体化、贯通式”培养,推动小语种人才培养链条顺利运行。

校外专家交流发言

“关键语种人才的培训是很不容易的事,特别是培养关键语种的高端人才。”马勇在会议中强调,对于关键语种人才必须做好就业引导,无论是通过国家提供政策便利、资源便利,还是搭建国企、外企合作平台,都是持续培养关键语种人才的途径。这为国家进一步深化改革、做好人才储备和供给打下基础。此外,他感谢川外对外办的支持,对川外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表示肯定。

马勇交流发言

王继雨在讲话中高度了肯定我校“复合型复育型”和“实效型实育型”人才相贯通的培养理念。对关键语种人才如何服务国家、地方战略发展的问题,他指出,此次会议奠定了关键语种人才培养机制建立的良好开端。关键语种人才的培养不仅是开阔学生视野、拓宽成才通道的个性化培养路径,更是讲好中国故事、服务国家战略的迫切要求。

王继雨讲话

邹渝希望我校与外文局翻译院以此次会谈为契机,充分发挥自身资源优势,进一步加强交流合作。他提议,中国外文局翻译院与川外及川外附小共同协办重庆全国关键语种培养试点,助力关键语种人才培养系统化、规范化发展,扎实推动关键语种教育落地落实,走出一条辨识度高且具有川外特色的关键语种人才培养之路。

合影留念

图:党委宣传部

文:正规下注平台通讯社臧文刘玉婷